我們在一些城市街區和園林景區到處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景燈。這兩種景燈可以說是非常相似的。這是中華燈,跟玉蘭燈一樣。這款燈既有照明又有裝飾。
整個中華燈組高大魁梧,上部彎曲的燈籠花枝招展,表漆多為金黃色,盡顯中國傳統文明中的皇室貴族風范。整體外觀給人的第一感覺絕對是首屈一指,但站在專業照明的角度來評價中華燈,其實它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,大有華而不實之感。
作為傳統的景觀燈,玉蘭燈在城市道路、廣場、綠地等公共場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由于其外形和光源的形狀酷似玉蘭花,這種傳統的景觀燈被命名為玉蘭燈。普通一桿燈具為 6~12 個,亮度高,景觀效果好,其造型大氣,簡約,是城市、景區、社區的一大亮點。玉蘭燈外觀大方,燈罩為亞克力罩 PC 或進口 PNNA 有機材料,與中華燈相似,底座一般為鋁或鐵制。一般采用 Q235 鋼卷紙制燈桿,工藝較簡單,燈桿成型后,內外熱鍍鋅防腐處理,防腐性能要求較高,鍍鋅處理后噴塑,表面光滑有光澤。至少要活 20 年。
從外觀上看,玉蘭燈與中華燈十分相似,頂上均采用亞克力燈珠為主,以烘托整體的協調與美感,但唯一不同的是,玉蘭燈珠中的光源所起的作用并非照明,而是點綴。不必在燈球內裝上過大功率的光源,因為它并不期望燈球內的光源為道路提供足夠高的照明亮度,真正起到照明作用的是其“玉蘭燈下四葉”內的四個向下照射的燈具,這四個燈具分別鑲嵌在玉蘭燈四個葉子狀大圓弧的葉尖下,如果不是在夜晚能把周圍照得很亮,幾乎沒人能看到燈泡的存在,這樣的隱藏式設計是為了保證玉蘭燈的整體觀賞性不受影響。